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服务热线:400-8757-650
终身学习一体化发展平台

杭州上城 | 宋韵风华 巧手绘编——记上城区“匠心课堂”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05日  来源:上城区社区学院   作者:李霞屏

1663000782491969.jpg

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日,九堡街道社区学校在九堡综合服务中心开展了“宋韵风华 巧手绘编”黄麻布DIY活动。25名来自社区的文教干部和辖区民办园的老师参加了本次体验课活动。

课上,上城区社区学院的李霞屏老师向活动人员介绍,我国早在4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使用麻纤维。随着科技的发展,麻制品由生活必须品逐渐转变为装饰品。中国的绳结艺术始于上古,兴于唐宋,盛于明清。

从“结绳记事”演变成一种手工工艺,一根小小的绳子贯穿了中国的历史,传统的绳结技艺连接了中国文化。古时,结艺是母亲传给女儿的基本女红技术。心灵手巧的中国女性,常常用精美的绳结,委婉含蓄地表达爱情、友情和亲情。

1663000821989537.jpg

之后,李老师教授了蛇结的编法,指导大家用学习到的编绳结和穿珠技艺制作流苏挂坠,体会宋人张先诗句中所描写的“心似双织网,中有千千结”的丰富韵味。

1663000844120405.jpg

包郓老师教授了禅绕画的几种基本画法和图案名称,并鼓励大家展开想象,大胆创作,在黄麻包上组合构图,描绘自己心中的图画。

1663000869524259.jpg

两个多小时的活动颇有成效,一双双巧手绘编出了一个个充满民族风情,独具韵味的麻布拎包。

1663000888171631.jpg

自己画的黄麻包,挂上自己编的流苏吊坠,活动结束时,大家并纷纷表示很开心参加在这样的活动,既领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收获了亲手制作的满满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