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同学是杭州临平崇贤中学初一学生,他有个弟弟上小学。
哥哥和弟弟的学习成绩,是爸爸平时最关心的。
过去,孩子成绩不好的时候,爸爸不但会发火,还会拿出板子来惩罚兄弟俩。不过陆同学发现,最近爸爸变了,“现在他每次想发火的时候,都会先深呼吸,自我平静一下,然后再和我沟通作业问题,态度比之前温和多了。”
爸爸的改变,其实是从参加社区智慧父母学堂开始的。而这项免费课程,是临平崇贤街道妇女联合会和临平区城西中心学校共同发起的,截至目前,已经为辖区内的200多名学生家长提供服务。
12月17日,第一期的课程正式结业,家长们都有哪些收获呢?
多肯定孩子,会促使他们进步
王宁宁的孩子刚读小学一年级,她一直比较关注亲子教育。10月份,她在社区微信群里看到智慧父母学堂的信息后,毫不犹豫地报了名。王宁宁说:“很多人说,孩子才上一年级,考试成绩不重要,但要给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觉得说得很对,那该怎么养成?却没人告诉我们 。”
当你让孩子写完作业再玩,而孩子不同意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孩子在学校里调皮捣蛋,老师找家长的时候又该怎么办?
3个月的时间里,在社区的短短9堂课,老师们从亲子关系讲到夫妻关系,从如何有效沟通到有效应对情绪失控,从早恋到如何跟孩子谈性,从叛逆到校园暴力,可以说,每个话题都是这个阶段家长困惑的话题。
通过智慧父母学堂的学习,王宁宁掌握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底层逻辑,比如,亲子关系大于亲子教育。孩子考试成绩不好,我依然愿意给他买喜欢的玩具,因为我爱他,因为他值得拥有,而得到这些,不需要他用条件来交换。平时要多赞美孩子,因为所有的坚持,都源于不断获得正向反馈。有一次,王宁宁的儿子写作业画圆圈,她对儿子说,“哇,你这次画得很圆了诶。”儿子就说,“对对对,就是有点没封住口,嘿嘿。”其实,当父母夸孩子的时候,他反而自己找出不足了,所以多多肯定孩子,才会促使他们进步。
暴怒的家长,沉默的孩子,关系如何破冰?
智慧父母学堂的妈妈吴松亚,儿子正值青春期,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出现了一些成长的烦恼。吴松亚坦言,自己脾气暴躁,是生起气来会动手打孩子的那种,丈夫的脾气也是这样。夫妻俩在教育孩子时,因为意见不合,也会大吵起来。孩子很多时候想问话不敢说,他越不说,做父母的越生气,越气就越骂孩子,有时候说他了还会哭。父母也问过孩子原因,说是怕说错了,父母又要吵架。吴松亚现在想想,这应该是孩子变得越来越胆小害怕的主要原因。
在学堂的情绪管理课程上,吴松亚认识到,情绪化的父母是无法协助孩子建立稳定的自我价值观的,只会培养出情绪化的孩子。家长教给孩子的知识、道理、规则,孩子可能会忘记甚至逆反。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情绪,却会传递给孩子,并被孩子潜移默化地转化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进而形成自己的情绪,一生受影响。
“有时候,孩子就是我们的镜子,孩子的行为不是被教导,而是被影响和模仿而成的。所以,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吴松亚说。吴松亚现在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会尽量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到平静、喜悦的过程。
很多时候,在跟孩子沟通的过程中,还是压抑不住内心的情绪,但现在确实能做到先沉默几秒,在沉默的过程中学会自我反问:“我为什么而生气?是因为孩子做得不对,还是因为权威受到了挑战而只是在发泄情绪?我要培养怎么样的孩子?是完全听话,还是要有血有肉、有思想、有个性的孩子?”
通常几个问题的自我反问下来,家长的心里就平静了大半。我们所能带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做最好的自己。现在,吴松亚的儿子每天都会和她分享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同学之间的趣事,就像好朋友一样。
家庭教育,是父母和孩子的双向奔赴
何洪燕的孩子刚上初一,对于开展智慧父母课堂,她是心存感激的:“通过这样的课程,让我们家长和孩子实行了共同进步。”
有哲人说,两片云,只有在相同的高度,才能撞击出雨来。何洪燕说,“我们家长也要具备这样的智慧,有和自己的孩子在任何高度相遇的能力,任何亲子关系都可以变得更融洽。”
在上第一堂课时,老师组织发了一本笔记本,笔记本的前面,摘录了智慧父母十二条。何洪燕把这本笔记本放在枕头底下,每次上完课,就会跟孩子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触,通过每一次的沟通,跟孩子建立了更紧密的连接。每当她朗读智慧父母十二条的时候,两个孩子就坐在边上安静看书。
有一次,当她读到“从此刻起,我要让孩子活成他自己期待的样子,而不是我期待的样子。因为我知道孩子并不属于我,他只是经由我来到这个世界,去完成他自己的梦想和使命”时,何洪燕突然就落泪了。
胡适在写给儿子的信中说过:“你是独立的个体,是与我不同的灵魂,你并不因我而来,你是因对生命的渴望而来。”其实在家庭中,家长们不该把孩子当成是自己的附属品,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