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是第17个世界海洋日和第18个全国海洋宣传日,为宣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社会公众保护海洋生态,助力建设海洋强国,共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世界海洋日”主题系列活动是以社区教育为载体,联合多家涉海单位与科研院所,将海洋科普教育与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相融合,覆盖三亚市五个行政区。三亚市教育局等 7 单位共同举办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世界海洋日”、“全国海洋宣传日”三亚市社区教育主题系列活动,将海洋科普、非遗技艺及成果展示送入三亚各社区、校园。根据首批“江苏省社区教育‘非遗润民心’共同体”合作协议,各成员单位充分共享优势资源,实现互补、互助,释放集聚效应,提升区域社区教育基础服务能力。三亚市社区教育指导中心作为“世界海洋日”承办单位及“江苏省‘南京市非遗润民心’共同体”成员单位,诚邀玄武开放大学组长单位秘书长沈青携成员单位南京市栖霞区栖霞社区教育中心、张家港市乐余镇社区教育中心代表“江苏省‘南京市非遗润民心’共同体”、“江苏3D+”共同体及非遗传承人共同参加了2025年“世界海洋日”“全国海洋宣传日”三亚市社区教育主题系列活动;向祖国最南端的百姓展示江苏非遗的魅力,助力社区教育跨区域共同提质。
启动仪式中,“江苏省‘南京市非遗润民心’共同体”展区,来自“江苏省‘南京市非遗润民心’共同体”及“江苏3D+”共同体成员单位代表,带着3个“非遗”特色项目进行了跨区域展示分享,为三亚市社区教育高质量开展重大活动贡献了智慧。
共同体展区,像块“文化磁石”,把老老少少都吸得挪不开步!纸扎染体验区十分热闹,孩子们和国际友人在费老师指导下蘸着染料往白宣纸上晕染,大家举着相机追着拍渐变的蓝白花纹。展台前始终人头攒动,深受国际友人欢迎,成了活动现场的“人气担当”!非遗剪纸闻老师指尖翻转间,红纸化作灵动的花鸟纹样,引得大家争相围观学习;展台周围,围满了渴望参与的体验学习者,从白发老人细细摩挲沙洲哨口板鹞手工艺品,到孩童瞪大眼睛模仿非遗传承人学习。虽然语言不太相通,来自俄罗斯的卡捷琳娜跟着非遗老师学习间,她笑得眼睛弯成月牙表示:“太神奇了,非遗这么有意思!”从下午到暮色四合,展台前的长队就没断过,传统技艺在笑声与惊叹声里,活成了会呼吸的文化风景。现场通过纸扎染、剪纸、沙洲哨口板鹞等“非遗”课程,吸引了众多“非遗”粉丝。展台用活态传承的魅力,让传统技艺在互动体验中圈粉无数。
在社区培训中,通过人文行走,将“江苏3D+”共同体特色项目“匠心传承——大美民间艺术名家社区教育社区行(第四季)”学习成果带到三亚市天涯区水蛟村委会(社区)及三亚科研院所、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三亚市林业科学研究院等。刘云楼处长全程率领社区教育团队人员参与系列活动,并莅临活动现场指导。给予亲切的勉励,感谢江苏南京一行不远万里来到三亚,给孩子们授课,助力海南社区教育蓬勃发展。
在校园送教中,作为“世界海洋日”系列活动之 “江苏省‘南京市非遗润民心’共同体”与热带海洋学院社区教育课程团队共同带来了10+2门课程,授课5个学校48个班,其中我们团队给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上海世外教育附属外国语学校,三年级学生上了《纸扎染》《剪纸》二门非遗课,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当一幅幅来自自己亲手剪、染出来的剪纸或纸扎染美丽作品时,孩子们高兴极了,意犹未尽追着老师问下次还教什么?还想学习……
活动期间,在三亚市社区教育指导中心办公室主任林云鹤陪同下,来到三亚市文化馆,以主题为“文脉传承.区域共生——匠心精神激活跨区域合作新动能”进行了交流座谈,沈青秘书长与三亚市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负责人徐永曼馆长洽谈项目合作并赠送了“非遗润民心”共同体编撰《纸扎染》、《剪纸》双语读本等。徐永曼馆长表示:向玄武学习,希望来南京玄武交流考察,后续共同开展推进跨区域非遗传承合作项目。
举办了海南三亚&江苏南京玄武社区教育工作交流会,以“融合发展 合作共赢”为题,秘书长沈青代表项目组做了交流分享。表示在海南省教育厅刘云楼处长的大力支持指导关心下,成员单位间互帮互助,在社区教育重大活动上共同商议、共同谋划、共赴盛典。2023年南京市暨玄武区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幕式,2024年“南京市社区教育非遗传承嘉年华(玄武)专场活动”,海南三亚市社区教育指导中心成员单位代表带着“黎锦苗绣”“黎族织锦”非遗项目进行了跨区域展示分享,深受南京市民喜爱。
据续,“2025年世界海洋日和全国海洋宣传日三亚社区教育系列活动”线上线下参与人数高达120w+。此次“江苏省‘南京市非遗润民心’共同体”助力活动,再一次标志着携手并进,合作共赢。
2023年以来,“江苏省‘南京市非遗润民心’共同体”18家成员单位通过并肩共进,合力传承非遗培训育粉丝。组织“非遗”传承人开展了多场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共同参与了多场现场的展示交流活动,不仅让各地居民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展示交流的同时提高了影响力。也扩大了“江苏省‘南京市非遗润民心’共同体”的知名度;各项活动精彩纷呈,得到主流媒体的争相报道,“学习强国”报道28次,“南京日报”“扬子晚报”“海南日报”等省、市融媒体报道20余次。此外,江苏教育、南京电视台等媒体做了10余次专题报道。
近年来,“江苏省‘南京市非遗润民心’共同体”通过资源共享、联学联动,探索出跨区域社区教育多元合作发展之路,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已形成了优势互补的社区教育发展态势,赋能各地社区治理,推动各地社区教育优质发展、特色发展。促进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大国贡献力量!